close

前言:

本篇寫作的目的在於讀後的輸出,即闡述一些對行政學的見解及看法。這裡先帶一個我個人的見解,行政學無論怎麼發展,始終跳脫不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人來完善組織的目標,一直在尋求怎麼樣可以更好的達成的目標時,就想著透過一些理論去驅使人的動力,但是!人其實非常多元性,沒辦法透過哪個固定的辦法去「控制」。無論包裝的有多麼神聖偉大或人文精神,其實目的還是在藉此控制內部成員,達成組織想要的目的。

 

個人總結:行政學是一門用來讓組織更加有效達成目的的學問。

只有先有了這個概念,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這些學者或實務工作者究竟在做什麼。

 

 

台灣目前的現況:

其實行政學不只是在國家單位可以被運用,事實上在私人組織上也可以被運用,在台灣以金錢為導向的國家,行政多半是淪為打雜的定性,而忽略行政學的目的,可以說行政學跟管理學其實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,事實上也是一門到處借用其他科學的學問。

 

首先,我們要理解行政學是從政治學分支出來。

西元1856年,在美國的俄亥俄州誕生了一名男嬰,父親是一名牧師,母親是一名普通婦女。這位男嬰比起其他相同學齡的孩子,學習的要晚很多,但他憑藉著努力、積累,先後成為律師及美國第28任總統-威爾遜,關於他的故事,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,有機會再寫。

 

讓我們回到接近1887年以前的那個時代,當時的環境下,美國的行政體系處於一種效率極低的狀態,看到這個現象的威爾遜因此在1887年提出了行政的研究,大致上有以下的主張:

1.政治與行政分立

2.行憲比制憲越來越難

3.不應追求理論,而應追求實務

4.行政的核心在效率,應該要師法企業

5.實施功績制度,廢除分贓制度

6.參酌各國的長處並本土化

7.輿論應扮演監督角色

8.強化行政人員權責

 

其實乍看之下,我還以為這是戰國時代商鞅的想法。我們從他的主張不難去推導當時代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況,就以上的論點,我提供了一個猜想。

假如身處在那個時代,我們會發現行政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淪為政治的酬庸手段,所以行政具有很強的政治的色彩,在這種情形下,個人能力很難被最大限度的發揮,因為一個人功過,是可以被政治人物去左右的。而很多的行政人員,其實沒有這樣的背景,在這樣的體系下,權力小又隨時面臨政治人物的監督,只能以避免犯錯或合乎法規的方式工作,心態上就只是我來這邊領一份薪水,有做就好,因而導致效率的低下。但沒有一個力量去對這樣的現象,做監督制衡。一堆學者也只能在那邊嚼舌根,提出一些不合乎實際的理論及建議

 

推測到這邊,我只能嘆一口氣,因為這不是台灣的現狀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LAN 的頭像
    A-LAN

    lawliet2231的部落格

    A-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